张家界市永定区:做活“科技+”文章
发布时间:2023.12.11
摘要: 近年来,张家界市永定区坚持以打好科技创新攻坚仗为抓手,以创建湖南省创新型区工作为着力点,强化科技赋能,创新驱动,做活“科技+”文章,着力推进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全区科技创新工作实现质的飞跃。2020-2021连续两年获得湖南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表彰,荣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级专利奖2个,获得...

近年来,张家界市永定区坚持以打好科技创新攻坚仗为抓手,以创建湖南省创新型区工作为着力点,强化科技赋能,创新驱动,做活“科技+”文章,着力推进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全区科技创新工作实现质的飞跃。2020-2021连续两年获得湖南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表彰,荣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级专利奖2个,获得中国驰名商标2个、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认证1个,批准认定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建成湖南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1个、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4个。

“科技+莓茶”提升产业发展新高度

紧扣资源禀赋,深挖“张家界莓茶”这个极具地方特质的产业,聚焦技术服务、培训示范、科技攻关、成果转化等全产业链科技帮扶,大力推进莓茶精深加工,延伸莓茶产业链。引进印遇龙、刘仲华院士团队举办双院士论坛、莓茶高质量发展论坛。首创张家界莓茶“密矮早”绿色标准化集成栽培技术,制定《莓茶种植加工技术规程》。开展野生莓茶种质资源保护,建立莓茶专家工作室和高标准莓茶种质资源圃。加强莓茶资源高值化利用研究,强化与华中科技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产学研合作,研发系列代泡茶饮、食品、药妆等大健康产品。积极申报莓茶资源新食品原料延展扩项目录。建立高标准莓茶科普示范基地。加大莓茶企业培育力度,鼓励支持企业加大投入,帮助企业开发多元化精深加工产品。全区推广示范莓茶新技术68项、引进红叶种等莓茶新品种5项,制定技术标准13个,拥有茅岩莓、天门郡等55个品牌,莓茶自主知识产权158件,转化应用新工艺、新技术53项。科技支撑莓茶产业实现年综合产值25亿元,莓茶种植面积15万亩,成为全国最大莓茶生产地区,带动9.5万人就业,受到省委书记沈晓明高度评价。

“科技+文旅”带来智慧旅游新体验

科技与旅游深度融合佳作频传,天门山打造文化创新传播领跑新旅游模式,大型山水实景剧《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获得全国艺术表演金奖,成为文化与旅游对接的标杆之作。促成七星山景区与南京牛首山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借鉴南京牛首山景区先进技术,通过利用元宇宙、全息影像、裸眼3D等技术,让“旅游+科技”完美结合。丰富数字文旅新场景,加快建设“智游张家界”,打造政府、企业和公众游客信息共享平台,让旅游预定、导览、排队等环节变得更加高效。做好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大力开发数字化应用场景,推出更多高质量的智慧文旅产品。在核心景区利用人工智慧、大数据、云计算等智慧科技,建设“无线网络覆盖+人流监测+智能导览”APP智慧景区,为企业引流赋能,为游客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开展AI虚拟讲解、艺术普及和交互体验等数字化服务,开发沉浸式体验项目,为游客提供全面的资讯服务。通过实施一批科技项目,开发一批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旅游商品,引领旅游高端消费、绿色低碳发展。“湖南人的脸面”军声砂石画年均生产2.3万平方米,土家织锦、绣云刺绣、森林之花土家布鞋等旅游商品深受市场青睐。成功创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科技+生态”擦亮绿水青山新名片

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筑牢生态环境保护“压舱石”,强化科技赋能,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让绿水青山出“颜值”、金山银山有“价值”。打造污染防治强引擎,对南方水泥厂实施全链条除尘设施改造,对页岩砖厂工业窑炉脱硫除尘提质改造,对湘西北城市固体废弃物绿色循环利用项目实施大气深度治理超低排放技改,对国控空气自动监测站周边大气污染源进行拉网式排查。稳步改善水环境,扩改城市污水管网180公里,配套完善医疗污水收集处理达标排放设施,对城区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开展噪声、黑臭水体等监测,完成5个千吨万人饮用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及整治,完成14个乡镇街道污水处理厂及配套设施建设。强化污染地块治理,完成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2个,对16个重点行业土壤污染重点企业进行卫星遥感核查,强力整治天门山周边区域历史遗留镍钼矿渣重金属污染问题。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1.35,达历史最好水平。荣获第四批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自然美景助力旅游产业和生态产业快速发展,“两山”转化通道进一步提质拓展。


标签: